使徒行传第七章

司提反的讲道释义。

下载PDF文件

作者: 海华德(Percy W. Heward)

文件编号: SETWN36


第7章之前的内容表明,神的仆人司提反遭到反对,特别是通过那些当时在耶路撒冷,生在外国、不信的犹太人。总的来说,这些人的思想比其他人更为自由。在这里,我们看到他们如何主张犹太教的立场。他们似乎比他们耶路撒冷的弟兄们更看重他们的圣地。但是,司提反以智慧和圣灵说话,他们抵挡不住。他们此时捏造谎言,因此司提反得到了马太福音第5章所说的荣耀特权:“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

百姓、长老并文士都因提出的谤渎而骚动,司提反被带到公会面前。诚然,“学生和先生一样,也就罢了”。司提反尤其令他们不快。他被捉拿并带到公会面前。但是此时我们能指望这个公会有正义吗?不久之前,他们才杀了那荣耀的主,并打了祂的使徒。司提反会被他们怎样对待呢?司提反将如何在他们面前作证呢?结果会是怎样?当他站在公会面前时,假证人被召来,这些假证人,就像那些作证反对主耶稣的人一样,证明他的攻击是针对圣所的。基督在肉体的时候,他们控告主的是:“这个人曾说:我能拆毁 神的殿,三日内又建造起来。”现在他们告司提反的是:“这个人说话不住地糟践圣所和律法;我们曾听见他说:这拿撒勒人耶稣要毁坏此地,也要改变摩西所交给我们的规条”。这里司提反处在一群愤怒而充满敌意的人中间,他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而且可以看出,没有一个主的子民前来帮助。这在另一个场合里发生在保罗身上,对此他不得不说:“我初次申诉,没有人前来帮助……”。所以在这方面学生也可以和他的老师一样,因为关于祂,经上记着说:“门徒都离开祂逃走了”。但两者之间也有对比。主耶稣为罪人担当了 神的忿怒,而这忿怒司提反却不能为自己或他人担当。

但是,在这样一群敌对者中间,他将如何表现呢?他会不耐烦吗?或者他会收回他的见证吗?他会为自己辩护吗?不!都不是。“在公会里坐着的人定睛看他,见他的面貌好像天使的面貌”。所以在“天使”一词的特殊意义上,他是一个使者,一个来自 神的使者。他们定睛看他,发现他身上有一些不同——这人在他安静平和的举止中,有一些不寻常的地方。我们还发现司提反与他们不同,他定睛望天(55节)。起初,他们定睛看他,尽管反过来,他很少看他们,因为他定睛望主(林后3:18)。我们现在对司提反的面部表情有了解释。他们定睛看他,他却定睛望主。这一直发生在他身上,直到最后一刻。他用信心的眼睛望着。神赐给他恩典,让他能忍受信心的试验,并能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

司提反站在公会面前。他被人控告,说他说话糟践律法。然而,他的面貌在他开口说话之前就已经在讲道了,他们所有的严厉指责对他来说都是让恩典如此合适展现的机会。大祭司,也是之前参与审判主耶稣的法官,打破了沉默,“大祭司说:这些事果然有吗?”(或作:“但大祭司说:若果真有这些事”)。在听到指控并看他(6:15)之后,公会似乎有一种黑暗的不祥预感。在第10节之后,他们甚至无法回答他,现在他的面貌似乎给他们带来了麻烦。因为它本身是驳不倒的见证,他们看着,似乎都觉得自己有些不对劲。大祭司振作起来,打破了沉默说:“若果真有这些事……(但)司提反说。”司提反回答了大祭司,这导致他们的沉默——直到最后,那时他们极其恼怒,咬牙切齿。无疑,沉默是主造成的。在他的见证结束之前,没有人打断他。他们必须听祂仆人的声音。主如何能掌管一切,即使是一个激动的人群。公会在主的手中。当他对他们说话时,他们必须沉默。

“若果真有这些事。”大祭司大概要说什么呢?或许就像他关于我们亲爱的主所说的一样:“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这僭妄的话,现在你们都听见了。你们的意见如何?他们回答说:祂是该死的。”在主身上是这样。“若果真有这些事……”,大祭司在这里这样说,是为了能够表面上公正地作出判决。根据律法,证人已被听取。“若果真有这些事……”,那么这个人当然要被除掉。犹太人的公会无法保护那位反抗他们认为是摩西所交给他们规条之人。但正如我们所见,他的声音打断了他们:“……但司提反说:诸位父兄请听。”

“兄(弟)!”在当时是一种常见的称呼形式(今天不可以被误解,因为常有人鼓吹“世人皆弟兄”的邪恶教导)—和“父(亲)”,因为这里的会众是以色列中年长的人。司提反用礼貌的态度对待他们,尽管他勇敢地站在他们面前,没有丝毫地畏惧。“荣耀的 神向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显现。”一个面貌像天使的人可以真正地宣讲 神的荣耀。说话者与 神相交,就像摩西曾经那样,他的面皮因此发光。“荣耀的 神”。犹太人常常回想以前的施恩座和它的荣耀,但在重建的第二圣殿中,他们不再拥有它,这就是现在矗立在耶路撒冷的圣殿。他们指责这人说话不尊重这殿。但被告谈到“神的荣耀”,即他们所失去的荣耀。他们失去了 神的荣耀,所以他们所有的仅是一个空的宗教。因此,他们也说及了他们的规条和礼拜之所。司提反却想到了荣耀的 神。

控告他之人的证词是多么地美:“这个人说话不住地”——持续的宝贵见证。我们多么需要持久的见证。“这个人说话不住地”——他们补充说:“糟践圣所和律法;……也要改变摩西所交给我们的规条”。其实,这并不是公正的指责。在6:11中,他们说他们听见他说“谤渎摩西和 神”的话。他们首先提到的是摩西。但此时在公会的指控中,我们听不到“和 神”二字。这地方对他们来说成了 神,律法为他们所崇高,规条对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神的仆人反对他们所认为是摩西所交给他们的规条。他们中的一些人的确因他们的遗传,废了 神的诫命,是的,使之无效,就像主在世时一样。此外,这些是 神藉着摩西赐给属肉体的以色列人的。神有权在新约中改变这些规条。但这些规条已成为这些人的偶像,因此他们忘记了荣耀的 神。在圣所及其荣耀已逝的圣地上,他们纪念自己的规条,并死守着它们。但他们忘记了荣耀的 神。而司提反却正与这位 神相交。

整个第七章将荣耀的 神带到我们眼前。它强调了 神的奇妙,并显示了祂意旨的功用,总是为着祂的目的,尽管常常被遮蔽。本章开头不仅把荣耀的 神带到我们眼前,也把那位强调 神荣耀的人带到我们面前。但他也能看见同一位 神,正如本章结尾所显示的(55节):“但司提反被圣灵充满,定睛望天,看见了 神的荣耀”。这荣耀原是围绕着施恩座。关于以利的孙子,说到他被称为“以迦博”——“荣耀离开了”(撒上4:21)。神的施恩座被拿走了。这荣耀本是主同在的荣耀。我们想起摩西的祈求:“求祢显出祢的荣耀给我看!”圣经在上下文中的陈述清楚地表明了 神的荣耀的含义。圣所里的二基路伯被称为荣耀的基路伯。它们是在荣耀里,也与荣耀相连。以西结描述了与圣殿相关的 神的荣耀。所以司提反能看见这荣耀并不是没有意义的。被他们藐视为谤渎圣所的他,却处在至圣所之内。那些指控他糟践律法的人必须听到他说:“你们接受了……律法,竟不遵守。”神并没有将这荣耀赐给他们,而是将它赐给了被他们藐视和弃绝的司提反。

因此,这就是那宝贵的思想:“神并不住在人手所造的殿宇里。”属地的耶路撒冷今日不是祂的中心。祂住在祂的子民之中,在司提反身上就是一个美好的预表。这荣耀并没有显现给公会,而是给那有属灵意念并在地上被弃绝的 神的孩子。我们的肉眼不会看见他所看见的荣耀,但在属灵上我们会看见同样的荣耀,若我们跟随在光中行走的奇妙特权。“当日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时候,荣耀的 神向他显现。”这事引人注目。“荣耀的 神显现”——祂被看见。在创世记11和12章中,我们读到 神从迦勒底的吾珥呼召亚伯拉罕,但在使徒行传第7章这里,我们读到一些补充的事。神不仅呼召他,而且向他显现:“当日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时候,荣耀的 神向他显现。”迦勒底的吾珥在美索不达米亚。司提反说“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他并没有将自己与亚伯拉罕分开——这是合适的,因为那以信为本的人和有信心的亚伯拉罕一同得福。但当日他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时候,荣耀的 神向他显现(“当日”这个词被强调,指过去)。但司提反的控告者在他们的指控中说:“此地”。但同一位 神也在迦勒底的吾珥向他显现。神并不被束缚在一个地方。他们试图用控告来高举他们那属地的殿。司提反在公会面前的申诉却追溯到比当时更远的时间;他回到第一个成为犹太人的亚伯拉罕。当他在美索不达米亚时,荣耀的 神向他显现——远离以色列的地土和蒙拣选的耶路撒冷。神是无限的。不是一个圣地使 神居住在那里,而是 神使祂所居住的地方成圣。他们却看重外壳,没有内核。“你们不要倚靠虚谎的话,说:这些是主的殿,是主的殿,是主的殿!”(耶7:4)是这方面经上的话。还有主另外的话:“你们不是看见这殿宇么?……将来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太24:2);“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你们不得再见”(太23:38,39)。没有主的荒场。圣殿的被人践踏。没有主,一切都是徒劳、荒场和空虚。荣耀的 神在那祂可以住的地方有祂的殿,无论是在哪里。神的荣耀使殿成圣,而不是相反。

我们想起主耶稣不得不向一些人指出同样的事实。法利赛人说:“凡指着坛起誓的,这算不得什么;只是凡指着坛上礼物起誓的,他就该谨守。”“你们这瞎眼的人哪,什么是大的?是礼物呢?还是叫礼物成圣的坛呢?所以,人指着坛起誓,就是指着坛和坛上一切所有的起誓;人指着殿起誓,就是指着殿和那住在殿里的起誓”(太23:19-31)。关于殿他们常常想念,却忘记了主。我们也面临同样的危险。司提反在他的讲话中回到了亚伯拉罕,那时还没有圣殿或与之类似的东西。那时亚伯拉罕离后来才建造的耶路撒冷还很远。在罗马书第4章,保罗也指出了同样的事。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当门徒们用马提亚填补了加略人犹大留下的十二门徒的空缺,他们感到再次完整,并召了另外七人管理饭食时)神如此安排,让一个本要管理饭食的,被祂选为传道人。主以这种方式显明祂自己如何填补了一个空缺。司提反不单是那要填补空缺之人,而是作为一个这样的空缺,来继续祂的见证。很明显,保罗因司提反的祷告而得救:“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司提反在他死的时候看到天开了,主站在 神的右边;在那之后,我们在扫罗去大马士革的路上看到了主,在那里祂遇到了扫罗。因为第七章的结尾告诉我们,主已经站起来了。

保罗在罗马书第4章里继续了司提反关于亚伯拉罕的见证,强调了与司提反同样的思想,让那些以割礼夸口之人想到他。亚伯拉罕被算为义,是在成为犹太人之前,即在他受割礼之前。我们还可以在加拉太书第3章中找到同样的见证。“让我们回到亚伯拉罕,”是他对那些想成为犹太人之人的回答。

荣耀的 神在美索不达米亚(字面意思:“河的中间”)向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显现。那里恩典遇见了我们——忿怒中的恩典,它把我们拉出来。“若不是水生的”,否则一切都是徒劳。“祂从天上差来,伸手抓住我,把我从大水中拉上来”(诗18:16原文直译)。再者:“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 神的国”(约3:5——这里是 神圣灵的工作)。恩典在我们堕落的地方遇见我们;当我们处在审判之中,它遇见我们并将我们带出来。在“水”的中间荣耀的 神显现。不论我们想到在异教之地的亚伯拉罕,那里荣耀的 神向一个不信的人显现,还是我们想到“美索不达米亚”一词的本义,我们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有属灵的教导。美索不达米亚被强调,它也可以指:迦勒底的吾珥,这在引用早期的经文时会更直接,但圣灵使用美索不达米亚这个词:“在美索不达米亚还未住哈兰的时候。”在这里,我们有在创世记中所读到的事。我们知道创世记11和12章的事,那里我们读到了醒目的话:“他拉的后代记在下面:他拉生亚伯兰、拿鹤、哈兰;哈兰生罗得。哈兰死在他的本地迦勒底的吾珥,在他父亲他拉之先。……他拉带着他儿子亚伯兰和他孙子哈兰的儿子罗得,并他儿妇亚伯兰的妻子撒莱,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他们走到哈兰,就住在那里。”在这些话里所没有说到的,是多么富有教导意义啊,我们在这里并没有读到主的指引,也没有读到亚伯拉罕的特别信息。只是说到他拉带着他的儿子亚伯兰。这里有一个本能的错误。亚伯拉罕试图跟随他父亲的带领,但主总是只对亚伯拉罕而不是对他父亲说话。这里,他犯了一个错误。我们知道:“他拉带着他的儿子亚伯兰和罗得……把他们带走了。”他们一起出来。这里有些不太对劲。他们起身要往迦南地去,但只走到哈兰,就在那里。

哦,我们的生命中又有多少破碎的计划?难道我们不是打算更认真点吗?难道我们不想比我们所做的更好吗?这些不是破碎的计划吗?我们不是打算去迦南地,但只到了哈兰吗?在我们的天路旅程中有许多阻碍灵性进步的旁道。诚然,主有恩典地等候,通过一条痛苦的道路,祂可以让亚伯拉罕更亲近自己,远离一切会阻碍他的事物。然而,我们常在“哈兰”浪费多少时间啊。哦,愿我们像迦勒一样!他到达了为他预备的目的,但他从未试图纠正主,他专心跟从主(申1:36)。亚伯拉罕本能地处理家庭关系,这让他很痛苦。但恩典是超乎本能的。因为创世记12章说:“主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们译本中使用的时间显然与使徒行传第7章一致。主在美索不达米亚对亚伯拉罕说这话是真的,但主可能在哈兰又说了一遍,创世记12章可能指这进一步的启示。主让亚伯拉罕知道,他(又)犯了一个错误。亚伯拉罕现在明白他必须继续前行,尽管再次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不在意以赛亚书51章中的醒目之词,我们也经常犯同样的错误。关于亚伯拉罕,它说:“因为亚伯拉罕独自一人的时候,我选召他”。

是的,有可能一个亚伯拉罕被独自选召,却让自己被一个他拉阻止,然后又带上一个罗得。“(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我选召他”。这打破了最亲密的纽带,而这纽带想要阻止与祂更亲密的相交。神的旨意必须约束我们。“还未住哈兰的时候”。“”这个词里隐藏的信息多么严肃。我们在 太2:23和4:13中读到同样的词,那里提到主在不同地方居住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与用在那些住在耶路撒冷的“虔诚”之人的词相同(徒2:5)。亚伯拉罕在哈兰。神先向他显现——但他却在那里,不光是暂时的,他还在那里居住。“住在哈兰”。可能有许多“哈兰”欢迎我们。神的儿女有多少次看到为主舍弃的荣耀特权。当他们出到营外,忍受祂所受的凌辱时,他们常常在“哈兰”发现一群自称信主的人,声称比刚刚离开的那群人要好,他们就在半途居住。我们也想到那几个从东方来寻求主的博士说:“我们在东方看见祂的星,特来拜祂。”然后我们读到他们去了耶路撒冷。到了那里,我们没有听到他们唤起其他人对那星的注意。相反,他们在那里自己为行路的方向寻求意见,从而把祂从视线中丢失了。他们听见王的话后,就往前,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但是,如果主呼召我们离开一个地方,而我们只走到“哈兰”,我们岂不是也失去了祝福吗?或者主呼召我们像那几个博士一样到“伯利恒”,而我们去了“耶路撒冷”?那么我们不会失去那星吗?我们的眼睛必须时常注视着主和祂的旨意——而不是我们的理性与逻辑!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愿意为祂舍弃一切。

亚伯拉罕似乎对亲属关系依然留恋。一个人的朋友,在属灵上,通常是他最大的敌人,最不易觉察,但最能叫他远离主。骨肉之亲可能会极其妨碍。亚伯拉罕先被一个他拉拦住。直到他父亲去世后,他才离开哈兰。但仍有一个罗得,此时跟着他,直到 神让他与亚伯拉罕分开。尽管罗得确实和他一同去了迦南,但 神说及亚伯拉罕:“(他)独自一人的时候,我选召他”。主的选召是何等宝贵。有些人跟随一个亚伯拉罕直至“出到营外”,但像罗得一样,他们渴望一个所多玛,在寄居生活中从未感到快乐。他们跟随的是一些别的东西。

如果主指示你一条出到“营外”的路——离开一个祂不喜悦的团契,那么就独自出去,不要等别人。亚伯拉罕从此之后单纯地遵行了主的命令。让我们也照主的命令分别自己,而这不是去效法别人。

荣耀的 神被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看见——不是被他拉也不是被罗得看见。神对他说:“要离开!”肉体如此解释:你们要离开一会儿!然而,这是一个对 神话语的满溢之完整的更改,我们都如此容易陷入其中。“你要离开本地!”这里肯定有一个试验,但又增加了一个:“和亲族”。“离开本地”是指:他不得不舍弃东西——“和亲族”——他也不得不舍弃亲人。“离开本地”——这里是给 神儿女们的教训,给那些在基督耶稣里之人的鼓励:因为我们在这里本没有常存的城,乃是寻求那将来的城。“离开地”……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不是“你的地”。神的孩子应是一个客旅。他失去了一切,但他也拥有一切,因为他拥有那位超越一切的主。“离开本地和亲族”,即那些与你一起出生之人,这就是此词的含义。断绝这种结合,为了与祂有更亲密的相交。犹豫不决就意味着不顺服。

主再三地试验亚伯拉罕,但他却在哈兰住了一段时间,后来才后悔。在他接受“你要离开本地和亲族”这一命令之前,主想再给他一次展现顺服的机会。他后来也接到了那命令:“带着你独生的儿子,把他献为燔祭”!这对他来说意味着比与罗得分开更大的痛苦。此外,这命令在实行的方式上比前者更大。他不仅要与他分开,还要献他为祭——“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和他出来时主的措辞一样,因为主想提醒他以前的命令,这命令他没有完全遵守。这里是:“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在那里: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神并不总是一次说完所有事情。祂希望祂的子民单纯地信靠祂(来11:8)。就这样主又试验了亚伯拉罕。他会牺牲他独生的儿子吗?为此亚伯拉罕清早起来。与第一次试验不同的是,他并没有先在“哈兰”住几年,而是去了 神所指示他的地方。此时我们在这里找到直到最后一刻或倒数第二刻的甘心乐意,因为主命令他“住手”!“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 神了”,他被称为“神的朋友”。

“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对我们来说有双重意义。正如希伯来书11章告诉我们的那样,我们愿意在那日见到我们亲爱的主,也希望见到亚伯拉罕一直在等候的那座天上的城。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离开本地,并把那地放在我们的眼前。“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我们不应为自己选择,也不应为自己决定。主向我们展示祂为我们选择的一切,就足够了。至于 神,祂的道是完全的。它可能常在深不可测的大海中,不为我们所知,但它是完全的。愿我们永远愿意走祂的道路